(轉載至香港佛教第590期,文/慎言)

三、引磬

磬起源於我國古代,在很早時期,便成為重要的樂器,當時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。根據考證,我國在南齊時代才有鐵造的磬,到了梁代才有銅製的磬。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「磬」,是把石頭磨成石片,形狀如「矩」中間折曲,兩端低垂。

我國古代「磬」的種類很多,有玉磬、鐵扁磬、銅磬等,每一種磬都是利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鐵片組合而成,這是由於利用石片或鐵片的長短厚薄的差異,而發出不同的音律。

在印度佛教僧團中,各種發音法器都統稱為「犍椎」,所以,這是將中國原有的磬引進佛教中,成為「犍椎」的一種。從南北朝到唐代,寺院中使用的磬還是中國傳統的扁磬。而現代寺院中所使用的圓磬,大約是在五代至北宋年間出現的。佛教的「磬」大致有圓磬(即大磬)、扁磬、小手磬(即引磬)三種。

1.圓磬,是銅製?盂型,在課誦時由維那師擊鳴的法器。大磬是用來指揮腔調,多半在起腔、收腔、合掌、放掌以及佛號等處敲擊,如同樂隊中指揮的指揮棒一般,音之高低由維那師指揮,另外,還有一種小圓磬可移動,這是在做法事時所用。

2.扁磬,形狀如雲板相類似,常用石頭或金屬製成,懸掛在方丈院門廊的裡面,作為通報之用。如果有客人想見方丈,知客僧鳴三下。

3.小手磬,俗稱為「引磬」,底部中央用一個鈕來貫穿,附在一根木柄上,用小鐵槌敲擊。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問訊、轉身、禮拜及其他動作的場合,如晚課、蒙山施食時,用引磬來指揮行者的動作,執持引磬的方法,左手執引磬槌的下端,右手抱住左手,平於胸,將引磬正對口部。所以稱為「對口引磬」。敲擊時,左手拿著,右手執磬槌敲擊,或者僅用右手中指、無名指、小指與手掌拿住,並且用食指與大拇指向上勾擊。

磬的聲音清脆、悠揚,具有振醒昏迷的作用,體現著佛教莊嚴、肅穆、超塵、清凈的形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iangh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